朱允炆为何不推行推恩令

建文帝削蕃被反杀,当年他为什么不用推恩令?朱允炆面对的局面,根本没有条件用推恩令。主要有2个理由:

一、无恩可推

推恩令是指汉朝的汉武帝时期,推动各地封王死后,其爵位涉及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是封地),所有孩子都有一份,然后一代一代的分下去,最终王爷的家族四分五裂,无力对抗中央。

汉朝推恩令核心是在于封地,是在于让朝廷的直接实控土地大大的,王爷家族的小小的。但是,明朝的王爷们其实是没有这个相对独立于朝廷的封地。

朱元璋虽然把很多儿子分封各地,但是他用的是“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食禄而不治事”。

在明朝,大部分王爷并不像汉朝王爷那样,在自己封地就是独立王国的王,封地上的一切都听他的。

明朝王爷在地方没有施政权,封地依旧直接受朝廷实控,地方掌权的还是听命朝廷的三司衙门,衙门也不需要向王爷汇报工作,甚至有时衙门还要监督王爷是否有不臣之心。

建文帝面对的虽然是诸王分封的局面,但是王爷们对比朝廷的实力比,已经是推恩令最终的结果了,没有汉朝那类型的“恩”可以推,起点即推恩终点。

二、无威可推

汉武帝的推恩令看似非常简单,就是汉武帝下一道旨意,然后靠封王的非嫡子自己去争,就完成削弱封王的目的。

然而其实不然,推恩令是建立在朝廷对地方封王有绝对的压迫力或者是威信,地方迫于压力不得不妥协。

汉武帝推恩下发的年份是公元前127年,距离他登基的公元前141年,已有14年,同时汉武帝对匈奴的反击大战也拉开序幕,更是在推恩令下发的同年,汉朝大将卫青大胜匈奴,收复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

优秀如汉武帝,都是等了14年,且还是携国战大胜的余威开始推恩。按照建文帝的判断与节奏,他登基之后,需要立马解决王爷问题。若以此为时间点,初出茅庐的建文帝的推恩也是达不到效果。

对于没有威信的发出方,封王们会乖乖束手就擒?最后很有可能依旧爆发藩王造反。在这个结局下,削藩、推恩并无本质区别,且削藩带来的效率,显然更满足建文帝马上解决王爷问题的诉求。

总之建文帝不用“阳谋”推恩令,就是无恩可推、无威可推。

同名微信公众号【袁载誉读大明】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