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无光,色红如血,朱祁钰反应原话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诏书,是朱祁钰在景泰七年针对天降异象所发布的。当时大明天下颇不宁静,下面是道录司右玄义仰弥高在上奏中描绘的天下艰难局势。

奏:近闻东南蝗疫盛发,河间等府旱涝相仍,圻甸之间,盗贼充物。八月二十九夜,迅雷雹。九月初九日,太阳无光,色红如血,薄莫太阴,色亦红。近者阴霾连日不散,此殆囹圄冤滞未雪之所致也。乞敕法司明清庶狱,用消天变。

道录司是明朝时候设立的一个官府部门,专门负责管理道教方面的事情。右玄义是这个部门里最基层的官职,品级是从八品。

所以,仰弥高作为右玄义,他的声音就是来自最基层的声音,很可能也是最贴近当时实际情况的发言。

在仰弥高的描述中,景泰七年真可谓是灾祸连连,天灾人祸与异象频现。蝗虫肆虐,疫病流行,旱涝灾害接连不断;盗匪猖獗,横行乡里,民不聊生;更令人惊骇的是,天生异象频出,雷雹交加,红日异变,阴霾笼罩,一片混乱景象。

仰弥高对于为何会出现这般境况,给出了他的解释,认为这是如同“窦娥冤雪”那般,因司法不公所致的人祸所引发的。因此,他迫切地恳请朱祁钰,一定要重视审查司法冤案,以此来平息上天的怒火。

大明的皇帝常常自称是天子,也强调他们的权力是老天爷赋予的。所以,当天上出现异象时,这在舆论上对当时在位的皇帝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被那些有心之人解读为当今的天子不配当皇帝,所以朱祁钰是第一时间下了诏书,给出了回复。

诏曰:上天垂象,实由朝廷政多乖失,朕已深自修省,屡敕法司平反诸狱,其犹有逮问未完者,法司其速断遣之。

朱祁钰在诏书的开篇,并未对天降异象之事进行狡辩或推卸责任,而是坦然承认“政多乖失”,并明确表示“朕已深自修省”。这种勇于担当的态度,成功塑造了他开明、负责任的君主形象,进一步增强了民众对大明朝廷的信任感。

当然,光说不做是不行的。朱祁钰不仅认同了仰弥高的观点,而且切实采取了行动来推动改变。他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迅速处理未完的案件,强调“法司其速断遣之”。

最后,从朱祁钰处理天降异象的整个过程来看,他展现出了作为皇帝的成熟与老练。他不仅仅停留在口头承诺上,而是既有深思熟虑的想法,又有切实有效的行动。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见解,若您有不同观点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