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古代政府对帝王将相的死后评价)

谥shì号(中古音:zsjiih)为东亚地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权贵、僧道等死后,政府依其生平功过与品德修养,另起称号,以名寓评,是为谥号。有此风俗的地区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比如春秋战国时的吴国、越国及秦朝君主就不使用谥号。

根据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考古研究,此风俗约于周穆王前后开始出现。谥号通常用于尊称古代帝王、大臣、学者和贵族;有些名人的谥号由于久经使用,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诸葛武侯(诸葛亮)、韩文公(韩愈)、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等。

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再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后期,赐谥权由皇帝包揽,取决于“圣裁”。謚号、諡号二词古文通用。据中华民国著名家谱学家廖庆六认为,在繁体中文使用上,“謚”为一般道士作法事时的随口表扬,“諡”则为政府机关的荣赐褒扬。

谥号由来

传统说法

依《逸周书·谥法解》对立谥制度的起源的解释,将其假托于周初周公旦和太公望所制谥,用以如实反映逝者的生前事迹与功劳。后世谥号之制定遂以谥法为纲。但《逸周书·谥法解》是“搜罗西周至战国中期的谥号使用、又将谥字的解释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另外还创造出新拟的谥字与谥解。《谥法解》的出现使此后的谥法提供了理论的根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故而废除谥法,改而自称为始皇帝,后世按数字顺序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万世皇帝等。汉代时期谥法又告恢复,至清末止。

后世由于部分谥字在应用上产生变化,固有部分谥法书有其他的谥法解释,如宋代苏洵所著的嘉祐谥法,部分解释了宋代的赐谥标准。

当代研究

目前对于是谥法的理解,多仰赖于《逸周书·谥法解》的整理,但郭沫若在1932年出版的《金文丛考》中提出质疑。他认为《逸周书》是战国时代的伪书,搜集前代君王的名号,穿凿附会弄出了谥法,造成了许多谥号有多种解释。王国维早于郭沬若撰文硏究谥法之起,它们将谥法之兴分别订于不同时期。王氏认为谥法起于宗周共懿诸王以后〈参见王国维《观堂集林·通敦跋》〉;郭氏则认为谥法当起于战国之时〈参郭沫若《金文丛考·谥法之起源》〉。王国维更据适簋铭文称穆王、献侯鼎铭文称成王等,认为周初诸王如文、武、成、康、昭、穆皆生时称号而非死后之谥。

文、武谥号的排列顺序,在后世也产生部分重复情况。由于周文王和周武王开的先例,一个朝代的第一个及第二个国君的谥号经常使用文、武。如魏武帝和魏文帝、晋文帝和晋武帝、魏道武帝、宋武帝、梁武帝和梁简文帝、陈武帝、隋文帝、唐高祖(初谥太武皇帝)和唐太宗(初谥文皇帝)、清太祖(初谥武皇帝)和清太宗(谥文皇帝)。自宋代理学盛行、对汉武帝评价降低之后,“文”字用于皇帝谥号的褒义通常在“武”之上。

谥号种类

谥号用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

上谥,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武”为有开创局面、辟疆拓土等伟业才能配享此号;“壮”、“刚”则为生前战功彪炳的武将属之。传统上以文、武两字为最高赞誉。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博昌愍侯夏侯渊和晋愍帝司马邺的“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蜀汉怀帝刘禅的“怀”表示“慈仁短折”。

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远礼”,周厲王的“厉”表示“暴慢无亲”或不吉利,鲁荒王朱檀的“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晋幽公的“幽”表示“壅遏不通”,汉灵帝的“灵”表示“乱而不损”。

私谥,始于周末,到汉朝才盛行起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如陶渊明被亲友私谥“靖节先生”,王通被门生私谥“文中子”。

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平谥”,没有“恶谥”。分善、恶谥号则源自西周共和以后,即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另外还有“私谥”。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由于帝王之谥皆由其臣其子所议定,因此按照“臣子为君父讳恶”的儒家礼教,帝王谥号很少使用恶谥了。汪守宽《谥法研究》统计,自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221年,帝王国君234人中,美谥165人(70.6%),平谥39人(16.6%),恶谥30人(12.8%)。而自公元前209年至公元1911年,帝王国君324人中,美谥290人(89.3%),平谥25人(8%,多为幼年夭折或末代失位的帝王),恶谥仅9人(2.7%)。

帝王讳用平谥、恶谥之后,导致有些美谥本身的意思并不坏,但被用在遭遇某类特定命运的皇帝身上之后,在后世的意思就改变了;例如“惠”本为美谥,但在汉惠帝以及晋惠帝司马衷以后,就转为平谥了。还有“献”字用于汉献帝,“恭”用于晋恭帝司马德文、西魏恭帝拓跋廓、隋恭帝杨侑、后周恭帝柴宗训等人身上之后,恭帝、献帝、顺帝等成了失位之君的常用谥号。而这类皇帝谥号如用于皇后、臣属,或者与其他文字并用,则无影射贬低之义,如唐朝名臣狄仁杰即谥“文惠”,晋名臣王导谥“文献”,宋朝开国功臣赵普谥忠献,以及宋太祖孝惠皇后,明宪宗孝惠皇后(明世宗祖母),明朝蜀献王、兴献王等。

再如“昭”字,在战国之前多为恶谥,用于中衰之主,或不得其终者,如周昭王(南征不返)、楚昭王(失国)、鲁昭公(被逐)、齐昭公和晋昭公(国势中落)、晋昭侯和宋前昭公(无道被杀)等。但自战国以后,谥“昭”者多为令主,“昭”字由恶谥转为美谥。

再如“忠献”,在宋朝本为人臣等级最高的谥号,曾赠予赵普、韩琦等人。而南宋两任权相秦桧、史弥远先后被赠谥“忠献”。明代憎嫌此谥号,竟不用。仅南明追赠建文朝给事黄钺为“忠献”。

谥号规则

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釐王、魏文惠王、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等。

秦始皇废除谥法。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臣子的谥号后面多半会加上侯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不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谥号仍然是以一字谥为主,如吴质谥威侯、刘禅谥思公、孙登谥宣太子、贾充谥武公、萧子显谥骄子。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唐高宗为“天皇大帝”,达三字。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溢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皇后的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23字谥(见慈禧条)。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与民休息,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惟武臣因多封公侯,谥号之极为“忠”,如蜀汉诸葛亮、唐郭子仪、尉迟敬德谥号“忠武”,宋初名将狄青原议谥“忠武”,后因故改为较低等的“武襄”,北宋杨业、南宋韩世忠、岳飞(宋理宗加谥),明初名将如常遇春、靖难首功武臣张玉,清代名将杨遇春等谥号皆“忠武”,故有时不能以谥号文武比例论断。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大致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朝皇帝谥字为17字或21字(明太祖),亲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明世宗的谥号为: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明神宗的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14];景王朱载圳的谥号为:恭。

文臣谥号之极为“文贞”如魏徵、杨士奇及康熙帝师陈廷敬等曾获此谥号,多半为太师的谥号,后避宋仁宗赵祯讳,宋代将文臣最高的谥号改为“文正”,明代以后恢复“文贞”谥号。
清代皇帝谥字通常为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或21字(光绪帝);和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乾隆帝的谥号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道光帝的谥号为: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17][18];恭亲王奕訢的谥号为:忠。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两字谥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荣禄),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文臣而有军功者,如左宗棠、张之洞)、文恭、文成等等。

全文转载自维基百科,不代表站长观点,谨慎辨别参考,部分内容有删减。

谥号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