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明朝周王)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

朱橚sù(1361年10月8日—1425年9月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医学家、植物学家,著有《救荒本草》。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府。身后谥号为定,故称周定王。

辛丑年(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九月九日生,《明史》称生母为孝慈高皇后,是其五子中最年幼的,育于孙贵妃。因兄长朱棣生母争议,指其生母实为孙贵妃或其她嫔妃。

洪武三年四月初七(1370年5月2日)封吴王,封国选为浙江杭州府,工部尚书张允请建诸王府,明太祖曰“吴府且勿建”。洪武七年(1374年)置杭护卫,明太祖以浙江财赋地不可封王,罢护卫。同年九月,孙贵妃逝世,服以慈母,斩衰三年,主丧事。后由江贵妃照看。

洪武十一年年正月一日(1378年1月29日)改封周王,封国开封府,即宋故宫府旧址建王府,同年与燕、楚、齐三王驻于凤阳。洪武十四年十月三十日(1381年11月16日)就藩。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甲辰,朱橚因擅离封地至凤阳而获罪,明太祖怒而下令将其迁往云南,并派西平侯沐英发军民为其营建迁于云南的住所。次年正月乙丑(初一),命豫王朱桂驻于开封周王府,不久后诏命朱橚居京师,由周王长子朱有燉监其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橚获准返回封地。

惠帝继位后,害怕朱橚支持燕王朱棣,特别提防朱橚。朱橚与蜀王朱椿同属当时赞誉有加的贤王。而朱橚的行事亦被认为时有异谋,对此长史王翰数谏未果而离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橚年仅十八岁的次子朱有爋向刚登基的惠帝举报父亲图谋不轨,朝廷遣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朱橚,贬为庶人,徙云南。

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应天府禁锢。同年起兵叛乱的朱棣攻入应天,推翻惠帝,是为靖难之役。朱棣即位,是为成祖,恢复了朱橚的爵位,加禄五千石,次年又诏他返回原来的封地。不久后朱橚上朝时献上驺虞,由此宴赐甚厚。成祖考量到其封地的洪患,曾欲将其改封至洛阳,然而朱橚以堤防已足够坚固以及无须重劳民力为由婉拒了移封,使洛阳遂封予伊王朱㰘。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月,有人指控朱橚谋反;次年二月朱橚被召到京城,成祖把这件事告诉朱橚,他“顿首、谢死罪”,成祖不再追究。朱橚回到封国后,主动把自己的三护卫献还朝廷。

仁宗继位后,加周王岁禄至二万石。

洪熙元年(1425年),朱橚死,谥号定王,葬周王墓,周定王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姬妾杨妙秀、穆妙福等殉葬。世子周宪王朱有燉继位。

全文转载自维基百科,不代表站长观点,谨慎辨别参考,部分内容有删减。

朱橚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