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之所以要在1939年“闪击波兰”,将其作为自己打响二战的试刀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凡尔赛条约》赋予波兰的“波兰走廊”将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分割了,即波兰人“霸占”着德国的土地。

对波兰人下手,能最大程度激起德国民众的民族情结,为希特勒换取更多支持。但当我们翻开历史书,发现了一个足以让希特勒或者说那个时代所有的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崩溃的事实,德国前身普鲁士立国之时,国王需效忠波兰国王。

现代德国在历史传承上是归属于普鲁士公国,而该公国的第一任统治者阿尔布雷希特,在1525年前后建立普鲁士公国的时候,是明确表示臣服于波兰国王。至于他为什么要如此做?

时间我们要回到15世纪初,那时波德平原处于2权争霸阶段,西边的条顿骑士团和东边的波兰立陶宛联邦为了平原的主宰权连连征战,并于1410年进行“灭国级”决战。

1410年7月15日,波兰立陶宛联邦在“领袖”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的带领下,集结波德平原、东欧平原各方斯拉夫人势力,凑出约4.5万人的大军向条顿骑士团发起了最后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