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一个无名士的朝代吗?
高晓松曾说过,明朝是一个无名士的朝代。这句话显然不懂明朝,也没仔细研究过明朝的文学,断章取义的主观臆断。在古代,名士就是有一定名气、学问也被较为广泛认同的读书人。而古代读书人很多,想出名,当上名士,往往又要满足3个条件,学术上以诗文著称,性格上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社会地位上是官不高,名望却高。
由于朱元璋上台后,用八股文埋没文人的才华,确实让明朝早期,少有文笔、诗意纵横的人,整个文化界比较沉闷。
但是当进入明弘治、正德年间,就已出现了反对千篇一律八股文的前七子群体,这个群体由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明朝进士组成,性格上多负气节,不拘小节,学术上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化复兴运动,不管是学术还是性格、社会地位,前七子堪称名士。
除了文学上的,在思想界,明朝还有“阳明心学”的王阳明,他被称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曾国藩更是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近代日本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也曾直言,一生低首拜阳明。甚至孙中山还感叹道,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王阳明不但在国内受认同,日本更是顶礼膜拜,甚至间接影响了日本近代的崛起。
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名士,高晓松的明朝无明朝欠妥,真的欠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