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征之国列表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不征之国”这一概念,指的是朱元璋于明朝立国初期,鉴于国家亟待举国休养生息的国情,而制定的一项外交策略,也是对邻国的一种政治 …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不征之国”这一概念,指的是朱元璋于明朝立国初期,鉴于国家亟待举国休养生息的国情,而制定的一项外交策略,也是对邻国的一种政治 …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抹不掉的耻辱,五十万精锐在此战中覆灭,自此,明朝国势急转直下,由盛转衰。 时间: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 地点: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10公里) 交战双方:明朝军队 vs 瓦剌 …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政权,1618年以“七大恨”起兵反明。万历皇帝集结辽东精锐,准备一举消灭后金,平定女真人的反叛。 时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 地点: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 …
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刚当皇帝十天,就因纵欲病倒。宦官崔文升给他吃泻药,病情更重。后来李可灼献红丸,朱常洛吃后竟离奇去世,在位仅30天。 关键人物 朱常洛:明神宗长子,即位后疑似纵欲致病而暴毙。 李 …
中国大一统王朝里,藩王造反成功就明朝这一次,即“靖难之役”。 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 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分封皇子为藩王驻守各地,边 …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七次大规模海上远航,因正使郑和率船队抵达婆罗洲以西洋面(明代称“西洋”)而得名。 事件起因:寻建文帝说、宣扬威德说 出发地:南京龙江港、太仓刘家港、福州长乐太平港 船 …
在明朝的政治架构中,官员乃皇帝掌控天下的核心依托力量。
明朝官员的日常宴饮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而在礼法森严的古代社会,酒具的材质往往成为身份等级的具象化符号。 正因如此,《明史·舆服志》中的"器用之禁"篇,就以详尽条文规定了不同品级的官员,在 …
下雨天得打伞挡雨,天热了要用伞遮阳,伞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 但在明朝的时候,伞可不单单是实用的物件,它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内涵,成为人与人之间权力、地位差异的一种具象化体现。 …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明朝便在官场礼仪领域颁布了诸多规范性文件。 这些文件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推行,逐步构建起一套以品秩高低来划分尊卑等级的完备体系。 今日所分享的表格,是以不同品级官员以及不同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