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一诗为于谦十七岁时所写,可说是于谦一生的写照,也最为后世所熟知。
石灰吟
作者: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
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中“烈火焚烧”,指烧炼石灰石,加上“若等闲”三字,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中的“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的过程,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赏析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谥忠肃,明朝重臣,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傅。
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朱高煦之乱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帝时,于谦加少保、太子太傅。
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并成功复辟后,于谦被诬下狱,抄家弃市。
锦衣卫登记没收他的财产时,家里没有多余财物,只有正室的大锁很坚固。打开一看,只是皇上赐给的蟒衣、剑器,观者无不叹息不己。他去世后,指挥朵儿,本是曹吉祥部下,用酒祭祀于谦行刑之地,悲痛哭泣。
曹吉祥发怒而揍打他,次日后他仍然祭奠如故。都督同知陈逵为于谦的忠义所感,收敛其尸体埋葬。第二年,归葬在杭州。皇太后起初不知于谦死事,当听闻后哀伤叹气数日,英宗之后亦感到后悔。
作者简介转载自维基百科,部分内容有删减,本站(本账号)遵循CC BY-SA 4.0共享协议转载
文字原始链接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E%E8%B0%A6#%E8%BA%AB%E5%BE%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