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 …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 …
卓里克图汗是鞑靼可汗,第18代蒙古大汗,据《黄金史》说法,也是大元国号停用后第一位可汗,1388年至1391年在位4年。 《蒙古源流》等史书记载有所谓“恩克卓里克图汗”,称其为兀思哈勒可汗的长子。但是根据 …
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是北元第三位君主,第十七位蒙古大汗,也是最后一任北元皇帝。他是史称北元末主,或以他的年号天元称为天元帝。根据元明史籍记载来看,他应是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弟弟。明朝王世贞《 …
纳哈出,元末明初大臣,官至太尉,属蒙古札剌亦儿氏。为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裔孙,乃蛮台之孙,埜仙普化之子。 元朝灭亡后,纳哈出驻兵开元金山(今辽宁省昌图金山堡一带),计有二十万之众,继续抵抗明 …
王保保,蒙古名扩廓帖木儿,小字保保。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外甥、养子,故为沈丘(今安徽省临泉县古城子)人。元末重要将领,亦是北元政府的支柱。封齐王,拜太尉知枢密院事、中书省平章政事、银青荣禄大夫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又称捕鱼儿海之战。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诏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第六次北征 …
周德兴(14世纪?—1392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将领,后被明太祖朱元璋杀害。 周德兴形象(袁载誉利用文心一格AI创作) 周德兴生平 周德兴是朱元璋幼时玩伴,朱元璋呼之为兄。周很早就为朱元璋效 …
蒋,明朝政治人物,锦衣卫指挥使。 蒋瓛生平 洪武年间,毛骧因胡惟庸案牵连入狱。蒋瓛在这之后掌管锦衣卫,参与审判监狱犯人的事务。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指控蓝玉谋反,牵连到十三侯、二伯,连坐族诛达一万 …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4日),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谥文宪(私谥渊颖),浙江浦江县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方孝孺之师,曾任翰林,修《元史》。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明太祖 …
章溢(1314年—1369年),字三益,别号损斋,龙泉八都横溪村人,明朝文臣。 章溢形象(袁载誉利用文心一格AI创作) 早年与胡深一起师从王毅。至正十八年(1358年),组织地方武装,消灭土匪有功,朝廷打算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