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楧(明朝肃王)
朱楧,生于1376年,卒于1420年,乃明朝首任肃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因他擅长骑射,精通诗文,智勇双全,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视其为大明西北的重要支柱。 1378年,朱楧初封汉王;1392年,改封肃王;次 …
朱楧,生于1376年,卒于1420年,乃明朝首任肃王,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四子。因他擅长骑射,精通诗文,智勇双全,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视其为大明西北的重要支柱。 1378年,朱楧初封汉王;1392年,改封肃王;次 …
朱祐棨,生于1495年,逝于1524年,为明朝的第三代淮王。他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承袭了淮王的爵位,在位时间长达十九年,直至嘉靖三年(1524年)去世。 朱祐棨,本无缘王爵继承,因其父朱见淀仅为第二代淮 …
朱瞻墡,1406年4月4日生,1478年2月18日逝,明仁宗朱高炽五子,与明宣宗朱瞻基同母,母为诚孝昭皇后张氏。1424年被册封为襄王,1427年娶靖氏为妃,1429年就藩长沙,开启亲王生涯。 当英宗皇帝被蒙古俘虏, …
朱常浩,生于1591年,逝于1644年,系明神宗朱翊钧之第五子,与明光宗朱常洛为异母兄弟,其母为周端妃。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浩获封为瑞王,其藩地定于汉中。然而,由于明末时期财政窘迫,他的婚姻 …
朱翊镠,生于1568年3月3日,逝于1614年7月4日,乃明朝首位潞王,系明穆宗朱载坖之第四子,与明神宗朱翊钧同为孝定太后李氏所出,兄弟情深。 朱翊镠,一位命途极好的王爷,诞生于隆庆二年,仅在四岁稚龄之时 …
王绍徽,字嗣音,号弘庭,出身于陕西西安府咸宁县的世家大族,为礼部尚书王用宾之从孙。他本与阉党无甚瓜葛,年轻时更是一位满怀抱负、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 万历二十六年,他成功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邹平 …
张彩(1454-1510),字尚质,号西麓,甘肃定西人。弘治三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保。 张彩在考中进士后,以吏部主事的身份步入仕途,随后晋升为员外郎。他早年便以才华横溢而闻名,尤其擅长揣度权贵 …
关于张龙的出身,史书中仅寥寥数语标注其为顺天人,以示籍贯。张龙的一生,世人普遍认为他行径邪恶,谄媚成性,且品性无赖。此等恶名,主要源于他三次“狗仗人势”的行径。 张龙并非初时就与阉党为伍,他属于 …
田尔耕,籍贯任丘,身为兵部尚书乐孙之子,凭借其祖先的福荫,逐步晋升至左都督之位,出身于显赫的勋贵世家。 田尔耕虽任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卫所最高官,但实权受兵部限制。直至天启四年十月,接替骆思恭掌 …
韩福,西安前卫人,成化十七年进士。在御史任上,他亲临边疆巡视,足迹踏遍宣府、大同等军事要地,期间多次上奏条陈军民福祉与弊病,深得边疆民众的敬爱与拥戴。 在弘治年间,韩福荣升为大名知府,其治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