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14世纪—1403年),籍贯不详,在明朝早期的靖难之役中是建文帝手下主要将领之一。曾在讨燕之役多次痛击朱棣燕军,朱棣即位后归降。但在之后,遭千户王钦、都御史陈瑛弹劾而自杀。

盛庸(多次痛击朱棣的建文帝大将)-袁载誉读明朝
盛庸形象(袁载誉利用文心一格AI生成)

盛庸生平

早期经历

盛庸在明太祖时官拜都指挥。建文初年,以参将身份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后,他又隶属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败于白沟河,逃往济南。燕军追击而至,李景隆又南逃。盛庸与山东参政铁铉全力固守,燕兵围攻济南三月不下。盛庸、铁铉乘夜出兵袭击,燕兵大败,解围而去,盛庸等乘胜收复德州。九月论功时,盛庸被封为历城侯,食禄一千石。盛庸随即被命为平燕将军,任总兵官。陈晖、平安为左右副总兵,马溥、徐真为左右参将,铁铉进升为兵部尚书、参赞军务。

东昌之战

当时吴杰、平安防守定州,盛庸驻扎德州,徐凯屯于沧州,互为掎角。同年冬,燕军进攻沧州,徐凯等被生擒。掠其辎重,进逼济宁。盛庸率军驻扎东昌进行拦击,背城列阵。朱棣率军直逼盛庸军的左翼,其军不动。又冲其中坚,盛庸张开队列放进朱棣,再以兵包围数重。燕将朱能率番骑来救,朱棣乘机突围而出。但许多燕军被火器击毙击伤,大将张玉死于阵中。平安亦率兵赶来,与盛庸合兵作战。次日,燕军再次战败,朱棣以百名骑兵殿后,退至馆陶。盛庸命令吴杰、平安从真定拦截燕军归路。建文三年正月,吴杰、平安在深州之战失利,燕军才得以返回。在这次战役中,燕军精锐几乎丧失殆尽,盛庸军声威大振,建文帝为此祭庙告捷。

夹河之战

建文三年三月,燕兵又南出保定。盛庸军扎营夹河。朱棣率轻骑来探,掠阵而过。盛庸派遣千名骑兵追击,被燕兵射箭击退。交战后,盛庸军持盾而进。朱棣命步兵先攻,骑兵则乘机迅速推进。盛庸率军力战,斩其大将谭渊。而朱能、张武等也率部殊死战斗,朱棣以劲骑穿越阵地与朱能会合,盛庸的部将庄得、皂旗张等都战死。这一天,燕军几乎失败。第二天再战,燕军在东北,盛庸军在西南,从早晨至下午,双方互有胜负。两军都已疲惫,将士各自坐下休息。又开始交战,忽然东北风大起,飞尘遮蔽天空。燕兵乘风大喊,左右横击。盛庸大败,逃回德州,从此士气低迷。不久燕将李远在沛县焚毁运粮船只,盛庸军于是缺乏粮饷。

盛庸结局

建文四年(1402年),中央军在灵璧战败,平安等被生擒。盛庸独自率军向南,在淮河南岸排列战舰。燕将丘福等偷渡淮河,出现在盛庸军之后。盛庸军力不能支,只得退守长江。燕兵渡过淮水,由盱眙攻陷扬州。盛庸在六合及浦口率军抵御,都失利。都督陈瑄率水师投降燕军,燕兵乘势渡江。盛庸仓促聚集海船出高资港迎战,又败,军队溃散。

朱棣进入京城,盛庸率余部投降,随即奉命驻守淮安。不久朱棣赐诏说:“以前山东未定,所以才命你镇守淮安。现在铁铉被俘,诸郡全部平定。朕念山东久为兵乱所困,疲于转输之劳。你应当抚兵养民,以称朕意。”永乐元年(1403年),盛庸退休。不久,千户王钦揭发盛庸的罪状,朝廷立即进升王钦为指挥同知。于是都御史陈瑛弹劾盛庸心存怨恨,图谋不轨。盛庸于是自杀。

全文转载自维基百科,不代表站长观点,谨慎辨别参考,部分内容有删减。

盛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kipedia.org)